武汉会战有多惨烈?中国海陆空三军全部出动,25万日军精锐受损

为了更好地保卫武汉,阻遏日军的野心,中国共产党也在7月6日与国民党共同召开了国民参政会第1届会议,会议核心思想只有一个,那就是“全

武汉会战有多惨烈?中国海陆空三军全部出动,25万日军精锐受损

为了更好地保卫武汉,阻遏日军的野心,中国共产党也在7月6日与国民党共同召开了国民参政会第1届会议,会议核心思想只有一个,那就是“全国军民万众一心,一切的奋斗以保卫武汉为目的,一定要取得中部会战的胜利”。

中国希望能够打败日军,让日本知难而退,而日本军队就是希望攻占武汉,彻底瓦解中国人民抗战决心。

于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规模最大、歼敌最多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,爆发了。

确定了要进行武汉会战后,中国与日本都进行了积极的战争筹备。

国民党方面,海陆军三军全部出动,其中海军方面主要是300多艘舰艇组成的舰队,陆军方面主要是第五军区和第九军区,而空军则是由200架飞机组成的航空编队,累积一共出动了50个军的兵力,总人数高达110万人。

50个军的兵力主要分为江南和江北两个部分,长江以南由第九军区司令陈诚指挥,27个军被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驻扎在鄱阳湖、九江以及其他重要据点中,这部分兵力主要是构造外线攻势,负责正面阻敌。

而江北部分则是由第五军区司令官李宗仁负责指挥,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麓丘陵湖沼地带,主要呈现出内线防守之势,防止敌方从险境之中取道,以捷径攻略武汉。

至于日本方面同样对军队序列作出了调整,为了更好地攻克武汉日军,日本累计派出了140个大队,总人数超过25万,这些人则是分为4个部分。

冈村宁次率领一部分部队主攻长江两岸,另一位指挥官负责指挥部队从大别山地区攻击武汉,除此之外就是海军和空军了,海军的120多艘舰艇由川古志郎指挥,而空军的500多架飞机组成的航空兵团,则是由德川好敏号令。

可以说双方对于战局的把控基本相同,这是一场没有取巧,只有硬碰硬的战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提出的是日本的先头部队,在武汉会战中遇挫后日本再次增兵,累计派遣部队人数达到40余万人,不过这些都是后话。

而提到武汉会战,就绝对绕不开一场战役,那就是万家岭战役,这是整个抗日时期,唯一全歼日本整师团的战役,同样也是与平型关大捷,台儿庄战役并称为“三大捷”的大胜之一,也正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中遇挫,日军才意识到25万军队远远不够,三个月灭亡中华更是难如登天。

1938年7月26日,日军顺利占领九江,妄图兵分三路对武汉进行大包围,只可惜106师团很快就在南浔线被我军阻击,损失极为惨重。

与之相对的是位于德星线的101师团,也被我军重创,累计伤亡人数过半,三线作战计划,两路夭折,仅有第3路军还有取胜之机,于是日军派遣27师团佯攻南宁,配合106师团南进。

然而,负责镇守该地区的薛岳一眼就识破了日军诡计,提前将91师和142师调到了南屏山上,布下口袋阵,断绝了日军27师团的后路,在两天激战后将27师团歼灭过半,剩下残部也只是在我军包围中苟延残喘。

冈村宁次得知27师团被围剿,当即陷入恐慌之中,连忙派遣106师团、147师团以及101师团前去支援,其中106师团和101师团,迅速在万家岭地区会合,并很快实施了封锁我军退路的计划。

但这又让薛岳看到了机会,他认为敌军这是孤军深入,已经与整体部队脱节,是攻敌制胜的好机会,于是薛岳又从德兴、南浔以及瑞武三个地方抽调兵力,对万家岭区域进行围剿,最终敌我双方就在万家邻居进行了一场死战。

在我军实施围点打援计划后,冈村宁次很快意识到了106师团远比27师团更加危险,于是派27师团攻占麒麟峰,去给106师团解围。

27师团凭借毒气手段,也的确一度攻上山头,奈何我军迅速展开反击,27师团接应计划最终破产。

虽然冈村宁次多次要求27师团再次进攻,但是27师团师长却不愿意再接受冈村宁次命令,借口说要攻打天河桥来,拖延时间。

而101师当时被分割开来也无力支援,以至于106师团最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,被迫与我军对决,双方自10月3日开始决战,陆续经历过白刃战和肉搏战后,106师团几乎被我军全歼,仅有部分成员跟随师长趁乱突围,没能够将106师团师长击毙,这也成了这场战役唯一的遗憾。

万家岭战役虽然迎来大捷,但是在武汉会战中,日军最终还是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。

长江以南的战场上,薛岳虽然带领部队几乎全歼了日军106师团,使之前被分割出来的101师团得以突围,并最终对薛岳兵团进行了牵制,将战争拉到了第二阶段。

在武汉撤守之后,薛岳兵团奉命向南方转移,这时候101师团终于找到机会朝德安地方发起猛攻,最终还是攻入城内。

虽然日军成功入城,但是负责守城的723团团长王启明却依旧没有放弃,反而是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巷战。

在兵力和武器都落后的情况下,硬是和敌人打了三个昼夜,为武汉方面这里赢取了宝贵时间,为此,冯玉祥还曾经特地作诗称赞。

我们再将目光转到长江以北,这里的战争就不像长江以南那么顺利了,日军在7月下旬经历一番血战后,陆续突破了31军,68军以及84军构筑的防线,攻占了太湖以及宿松等地区,8月更是攻占了广西门户黄梅。

眼见武汉便是近在眼前,好在白崇禧率领部队迅速展开反攻,最终利用旁敲侧击的方法,成功收复了太湖和潜山地区,切断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。

白崇禧本来的目的是借机攻占日军所占据的天险,奈何这支由稻叶四郎指挥的部队,远比白崇禧想象的强悍,凭借着毒气等手段,这支部队硬生生撑到了冈村宁次派人进来支援,白崇禧最终只能选择撤退。

而日军派到大别山区域的那支部队也与我军进行了猛烈交锋,由于这个地区日军部署了将近4个半整编师,所以打起来也相当吃力,好在宋希濂麾下的36师也是中央王牌,这才和敌方打了个有来有回。

一直到10月下旬,日军才终于得以穿过大别山,不过这个时候国军已经放弃武汉了,所以大别山区域的对抗倒也称不上胜负手。

经历了4个半月的战斗后,国军最终主动撤出武汉,而武汉会战也随之结束。

从战术的角度来看,日军顺利地占领了武汉三省,控制了我国的核心腹地,可以说日军的确取得了胜利。

但是日军却并不满意,因为从战略上来看,他们输得非常彻底,日军之所以累计在武汉战场上投入40万兵力?为的就是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,迅速结束在中国的战争。

然而就像中国政府在战后所说的那样

,“一时进退之变化,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;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”

,说白了就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士气,非但没被打垮,反而愈发高涨,这是非常难得的。

而在这场战争之中,日本也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孱弱本质,武汉会战过后,日本的军费支出达到了61.56亿日元,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这个国家的储备量,以至于国家国力穷困趋于表面,在正面战场上也被迫改变策略,只得以战养战、以华制华,阳谋尚且不得取胜,这些阴私伎俩又有什么作用呢?这是徒增笑话罢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